病原性原生動物,在全球會產生廣泛的人類和動物疾病,而且造成了許多發(fā)展中國家大幅度的社會經濟負擔。這些寄生蟲在宿主內生存和持久性機制是多種多樣的,其中就包括細胞外囊泡。
9月12日,來自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知名微生物學期刊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(IF=24.727)上發(fā)表題為“Sending a message: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f pathogenic protozoan parasites”的綜述,介紹了細胞外囊泡在病原微生物里的研究進展。寄生的單細胞真核生物會利用細胞外囊泡(extracellular vesicles,EVs)作為細胞間通訊和與宿主聯(lián)系的工具。通過使用各種機制產生EV,并通過轉移廣泛傳遞EV中的分子,這些病原性原生動物能夠建立感染龕,調節(jié)宿主的免疫系統(tǒng),并引起疾病。除了對宿主的影響,EV還可以在寄生蟲之間轉移傳遞毒力因子、藥物抗性基因和分化因子。在該研究進展的文章中,研究人員總結了人類感染寄生性原生蟲病的EV的生物學機制,包括陰道毛滴蟲、瘧原蟲和動質體,如錐蟲類和利什曼原蟲類。
寄生生物分泌囊泡進行細胞間通訊的機制示意圖。
各種寄生生物分泌的不同囊泡以及帶來的不同機制和影響。
寄生生物分泌的囊泡對宿主的影響。
參考文獻:Szempruch AJ1, Dennison L1, Kieft R1, Harrington JM1, Hajduk SL1.Sending a message: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f pathogenic protozoan parasites.Nat Rev Microbiol. 2016 Sep 12. doi: 10.1038/nrmicro.2016.110. [Epub ahead of print]
原文下載和討論請點擊:http://www.exosome.com.cn/thread-1115-1-1.html?_dsign=ffcb2218
文章來源于外泌體資訊網(wǎng)
如需了解更多關于“腫瘤”信息
請與我們進一步聯(lián)系